《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

   期次:第16期   作者:摘自《中国青年报》   查看:38   

  近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当代大学生是现代国家治理重要的有生资源高等院校从来都是精英荟萃、思想交锋的知识高地,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学生对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每10个18岁到22岁的年轻人中,就有4个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教育在改变个人命运的同时,也改变着社会结构,大学生群体已成为社会各领域、各层级骨干的主要来源,因而也成为我们现代国家治理重要的有生资源。
  现代国家与现代社会是由具有现代意识的个体和组织构成的。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深重的国度里,现代国家治理不可能由一代人完全实现,现代意识的建构也不可能由一代青年完成。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道路在世代交替中持续延展,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现代意识的生成在一代代青年尤其是大学生中接力进行。三大认同是大学生参与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意识现代国家治理需要政治家的顶层设计、各级党政部门的主导和部署、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对于大学生来讲,无论将来进入哪个群体,都需要拥有现代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现代国家治理的正能量。所有一切能力的良性发展,均需立足于三个基本条件:
  一是国家认同。在国家与个体、制度与个体的有机互动中,国家结构体系的质量决定着其塑造民众国家认同的能力;而国家认同的形成过程,也塑造着国家结构体系。青年是最具可塑性的群体,能够形成强烈的国家认同且在国家结构体系塑造中产生持续力量的,无疑当属大学生群体。
  二是政党认同。取得民众认同是任何政党长久保持执政地位、有效贯彻执政理念和驾驭公共权力的基本前提。在当代中国的政治生态中,大学生对于执政党的认同遵循“理性选择”的原则,而执政党的自身建设能够有效促进政党认同水平的提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对政党认同可产生显著影响。
  三是道路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疑是被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证明了的唯一正确道路,以90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正是这一道路的受益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取得阶段性成果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文化发展道路、社会发展道路、环境发展道路等,尚在转型与磨合中深入探索。
  现代国家治理需要淬炼理性“政治人”
  要实现激情大学生向理性“政治人”的华丽转身,一方面,作为施教者,从高校党委行政人员、共青团及学联组织到相关专业的具体教师,都负有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一是要在多元思潮中理直气壮地弘扬主旋律。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出自己的旗帜而不是含糊其辞。要让大学生明白,干事业是需要情怀的,大事业需要大情怀。
  二是在服务学生中实现思想引领。从根本上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就需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既坚持原则又富于人情味,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事感人。
  三是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能产生困惑,有困惑就需要化解。不是不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而是僵化、苍白、生硬的方式方法讨人嫌。要颠覆性地改变思想政治工作的旧有的呆板形象,以引人入胜、感人至深的宣传形式,春风化雨般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作为受教育者,当代大学生要在现代国家治理中予以积极回应。
  一是辩证看待中国的独特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中国的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更不等于美国化。
  二是在现代思维中融入大国情怀。炫富的“土豪”绝对不是良好的大国形象,大国形象需要大国思维,比如全球而非局部的思维、合作而非对抗的思维、开放而非封闭的思维。
  三是注重在实践中锻炼提升自己。理论假设是一回事,现实运作是另一回事。只有投身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了理想与现实的对撞,理论与实践的博弈,才能在更深层面认知现代国家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成为更为理性的“政治人”。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324次访问,全刊已有1231589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