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你”是谁

   期次:第6期      查看:22   

  “你是谁”?
  性别、民族、年龄、职业———这些是我们在定义自己的时候经常想到的,另外还有成长道路上的成就,比如毕业、买房、结婚、生育、退休。我们也会想到自己的性格特点———乐观或悲观、幽默或严肃、自私或无私。最重要的是,我们经常跟别人作比较,实时监控着那些在脸谱(Face-book)、领英(Linkedin)上的好友动态,想着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尽管以上这些因素都可以拿来定义你是谁,但真正使你成为“你”的,是你的个人记忆。
  我关于“我”的记忆记忆可以使我们理解我们的人生轨迹。只有在记忆中,我才能重现大学时与柏利·贝耶斯汀(Barry0Beyerstein)教授畅谈的场景。他是对我最有启发的教授,不但教会了我批判思考,还常把撒着罂粟籽的柠檬面包分给我吃。我也会想起下课后与史蒂芬·哈特(Stephen0Hart)教授的交谈,他是我人生中第一位鼓励我读研究生的人。还会回想起几年前我母亲遭遇的那场严重车祸,这件事使我明白了向所爱的人及时表达情感的重要性。这些类似里程碑的事件对我们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能帮助我们理清自己的人生剧本,概括来说,就是理清形成自我身份认同的基石:记忆。这样我们就知道自己究竟经历过什么,也相信自己未来能做些什么。因此,一旦问到有关“记忆”的问题,就不可避免地要问:我们之所以是“我们”的前提是什么?
  试想一下:假如一天早晨你醒来,发现完全不记得自己做过什么、想过什么、学过什么,那么这个人还是“你”吗?这时,我们可能会下意识地恐慌起来,因为如果记忆没有了,我们的一切就都没有了,只剩下“之前的我们”的躯壳。失去了记忆,我们还剩下什么呢?就像恐怖科幻电影的开场:“他们醒来后发现,没人知道自己是谁。”不过换个角度想想,如果真这样,我们也许可以松一口气,过往对我们的束缚没有了,完整的心智和人格还在,我们就可以把人生重新来过。抑或是,我们在这两种想法之间艰难抉择,踌躇不前。
  这种失忆太戏剧化了,现实生活中基本上不会发生。但记忆的确会出现大量的偏差、失真、修改。怎样才能真正开始讨论这一复杂现象呢?先来看记忆研究中的这两个关键词吧。
  两种记忆模式语义记忆(Semantic0Memory),也叫“遗传记忆”(Genetic0Memory),指的是针对意义、概念、事实的记忆。人们往往擅长于记住某些特定类型的语义信息。比如,一个牢记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人,可能发现记住别人的名字非常困难;有人可能正好相反———记得住名字,记不住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这两种情况都属于语义记忆,但是语义记忆在不同人身上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千差万别的。
  与语义记忆共存的是情景记忆(Episodic0Memory),或者叫“自传式记忆”(Auto-biographicalOMemory)。当你回忆大学开学的第一天、第一个吻,或者是你2013年去坎昆的旅行时,你就在调用你的情景记忆,即对过往经历的集合。这就像是我们的个人记忆剪贴簿、思维日记,或者就像是内置的脸谱时间轴(Facebook0Timeline)。情景记忆是对过去某个时间、地点发生的事件的记忆机制。调动这种记忆的时候,就像是身临其境地把过去的经历再体验一次,再次感觉到脚趾埋在沙子里,阳光晒在身上,微风拂过头发。我们能在脑海中描绘出那个地方,那时的音乐和那时的人们,这些都是我们珍藏的回忆。正是这些记忆定义了我们是谁,而不是那些我们知道的客观世界的事实。
  然而,我们对情景记忆如此依赖,却也对它有最多的误解。如果能对情景记忆的运作方式有更多的了解,我们就能知道我们所感知到的“现实”有多荒诞。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756次访问,全刊已有1230405次访问